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本科教材 > 理学 > 0703 化学 > 新编仪器分析(第三版)

相同语种的商品

相同作者的商品

浏览历史

新编仪器分析(第三版)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新编仪器分析(第三版)
  • 书号:9787030233127
    作者:高向阳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356
    字数:420000
    语种:中文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
  • 所属分类:O65 分析化学
  • 定价: ¥45.00元
    售价: ¥35.55元
  • 图书介质:

  • 购买数量: 件  缺货,请选择其他介质图书!
  • 商品总价: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是在长期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生产、科研实际而编写的。
  本书主要介绍了紫外及红外吸收光谱法、分子吸光和发光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动力学分析法、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及其应用。同时,注意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适当介绍了仪器分析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如酶催化动力学分析、细胞生物电化学分析、生物质谱、原子荧光分析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毛细管电动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生物传感器分析技术、流动注射分析技术以及微波压力溶样技术和分析质量控制及分析质量保证等内容。各章均安排有实验技术或应用,章后有思考题和习题,书后有附录。编写过程中尤其注意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农、林、牧、医、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以及环境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等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化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分析测试工作者及相关人员阅读和参考。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序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仪器分析的特点和任务
    1.2 仪器分析方法简介
    1.2.1 光学分析法
    1.2.2 电化学分析法
    1.2.3 分离分析法
    1.2.4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
    1.3 分析仪器的组成
    1.4 分析仪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1.4.1 精密度
    1.4.2 灵敏度
    1.4.3 线性范围
    1.4.4 检出限
    1.4.5 选择性和准确度
    1.5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1.6 分析质量控制和分析质量保证
    1.6.1 分析质量控制
    1.6.2 分析质量保证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分子吸光分析法
    2.1 光谱分析法导论
    2.1.1 分子能级
    2.1.2 光的性质
    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2.1 紫外-可见吸收曲线
    2.2.2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跃迁
    2.2.3 一些基本概念
    2.2.4 无机化合物分子的电子跃迁
    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3.1 仪器的基本组成
    2.3.2 仪器的类型
    2.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2.4.1 定性分析
    2.4.2 定量分析
    2.5 红外吸收光谱法
    2.5.1 基本原理
    2.5.2 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2.5.3 红外吸收光谱仪
    2.6 实验技术
    2.6.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实验技术
    2.6.2 红外吸收光谱法实验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3.1 概述
    3.2 分子荧光分析法
    3.2.1 分子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3.2.2 分子荧光的性质
    3.2.3 分子荧光的参数
    3.2.4 荧光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3.2.5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3.2.6 荧光分光光度计
    3.3 分子磷光分析法
    3.3.1 低温磷光分析
    3.3.2 室温磷光分析
    3.4 化学发光分析法
    3.4.1 化学发光分析的基本理论
    3.4.2 化学发光分析的主要类型
    3.4.3 化学发光分析仪器
    3.4.4 影响液相化学发光的主要因素
    3.4.5 生物发光分析法
    3.5 实验技术
    3.5.1 分子荧光、分子磷光分析实验技术
    3.5.2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分析实验技术
    3.6 分子发光分析法应用简介
    3.6.1 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3.6.2 分子磷光分析法的应用
    3.6.3 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
    4.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4.1.1 概述
    4.1.2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4.1.3 原子线和离子线
    4.1.4 谱线强度与元素含量的关系
    4.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引论
    4.2.2 一般分析过程
    4.2.3 基态原子及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4.2.4 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的分配
    4.2.5 谱线的轮廓及其变宽
    4.3 原子吸收谱线的测量
    4.3.1 积分吸收
    4.3.2 峰值吸收
    4.4 原子吸收光谱仪
    4.4.1 基本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4.4.2 光源
    4.4.3 原子化系统
    4.4.4 分光系统
    4.4.5 检测和显示
    4.5 原子吸收定量分析方法
    4.5.1 标准曲线法
    4.5.2 标准加入法
    4.5.3 浓度直读法
    4.5.4 双标准比较法
    4.5.5 内标法
    4.6 实验技术
    4.6.1 溶样方法简介
    4.6.2 干扰及其抑制
    4.6.3 测定条件的选择
    4.6.4 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萃取技术
    4.7 灵敏度与检出限
    4.7.1 灵敏度与最佳测量范围
    4.7.2 检出限与灵敏度间的关系
    4.8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4.9 原子荧光分析法
    4.9.1 概述
    4.9.2 基本原理
    4.9.3 原子荧光定量分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9.4 原子荧光光谱仪
    4.9.5 原子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动力学分析法
    5.1 概述
    5.1.1 催化法
    5.1.2 非催化法
    5.1.3 诱导反应法
    5.2 动力学分析法基础
    5.2.1 能量条件和位能曲线
    5.2.2 基元反应转化速率方程式
    5.2.3 反应级数
    5.2.4 影响转化速率的主要因素
    5.3 转化速率的测量
    5.3.1 指示反应与指示物质
    5.3.2 转化速率的测量方法
    5.4 定量分析
    5.4.1 定量分析关系式
    5.4.2 定量分析实验技术与求值方法
    5.5 动力学分析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5.5.1 灵敏度
    5.5.2 选择性
    5.6 动力学分析法在吸光光度法中的应用
    5.6.1 催化显色反应转化速率的监测
    5.6.2 标准加入法在催化显色反应中的应用
    5.6.3 催化褪色反应转化速率的监测
    5.7 酶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
    5.7.1 酶活性及其单位
    5.7.2 酶分析法的机理和基本方程式
    5.7.3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5.7.4 酶活性的计算
    5.7.5 酶催化分析的应用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电化学分析导论
    6.1 电化学分析基础
    6.1.1 电化学分析的分类
    6.1.2 电化学分析的基本概念
    6.1.3 电极的类型
    6.2 电导分析法
    6.2.1 电导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2.2 电导测量装置
    6.2.3 电导分析法的应用
    6.3 电解分析法
    6.3.1 电解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3.2 电解分析法的应用
    6.4 库仑分析法
    6.4.1 库仑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4.2 电流效率
    6.4.3 库仑分析法的分类
    6.4.4 库仑分析法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7.1 概述
    7.2 离子选择性电极及其分类
    7.2.1 离子选择性电极
    7.2.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
    7.3 电极的性能及其影响测量的主要因素
    7.3.1 电极的性能参数
    7.3.2 影响测量的主要因素
    7.4 实验技术及分析方法
    7.4.1 直接电位法
    7.4.2 浓度直读法
    7.4.3 电位滴定法
    7.4.4 实验注意事项
    7.5 应用示例
    7.5.1 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7.5.2 在环境分析及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7.5.3 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
    7.5.4 其他应用实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色谱分析导论
    8.1 概述
    8.1.1 按两相状态分类
    8.1.2 按固定相的外形及性质分类
    8.1.3 按分离原理分类
    8.2 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
    8.2.1 色谱流出曲线
    8.2.2 基本术语
    8.3 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
    8.3.1 分配平衡
    8.3.2 塔板理论
    8.3.3 速率理论
    8.4 色谱分离方程
    8.4.1 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
    8.4.2 色谱分离方程
    思考题与习题
    第9章 气相色谱法
    9.1 概述
    9.1.1 气相色谱分离原理及流程
    9.1.2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9.2 气相色谱固定相
    9.2.1 固体固定相
    9.2.2 液体固定相
    9.2.3 合成固定相
    9.3 检测器
    9.3.1 检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9.3.2 热导检测器
    9.3.3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9.4 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9.4.1 定性分析方法
    9.4.2 定量分析方法
    9.5 实验技术
    9.5.1 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
    9.5.2 担体和固定液含量选择
    9.5.3 进样条件的选择
    9.6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9.6.1 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9.6.2 在食品卫生检验中的应用
    9.6.3 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0.1 概述
    10.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10.2.1 液相色谱的速率方程
    10.2.2 柱外效应
    10.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类型
    10.3.1 液液分配色谱法
    10.3.2 液固吸附色谱法
    10.3.3 离子交换色谱法
    10.3.4 离子对色谱法
    10.3.5 离子色谱法
    10.3.6 空间排阻色谱法
    10.3.7 亲和色谱法
    10.4 高效液相色谱仪
    10.4.1 高压输液系统
    10.4.2 进样系统
    10.4.3 色谱柱
    10.4.4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
    10.5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0.5.1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10.5.2 仪器
    10.5.3 固定相和流动相
    10.5.4 检测器
    10.5.5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与其他色谱法比较
    10.5.6 应用
    10.6 实验技术
    10.6.1 分离方式的选择
    10.6.2 衍生化技术
    10.6.3 梯度洗脱
    10.6.4 联用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第11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动色谱分析法
    11.1 概述
    11.2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
    11.2.1 电泳分离基础
    11.2.2 毛细管区带电泳
    11.2.3 毛细管凝胶电泳
    11.2.4 毛细管等电聚焦
    11.2.5 亲和毛细管电泳
    11.3 毛细管电泳装置
    11.3.1 电泳电压
    11.3.2 毛细管及其温度控制
    11.3.3 进样
    11.3.4 检测器
    11.4 毛细管电动色谱
    11.5 实验技术
    11.5.1 毛细管涂层技术
    11.5.2 凝胶毛细管制备
    11.6 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2章 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法
    12.1 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12.1.1 原子核的自旋
    12.1.2 核磁共振现象
    12.1.3 核磁共振波谱仪简介
    12.2 化学位移
    12.2.1 化学位移的产生
    12.2.2 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
    12.2.3 影响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12.3 实验技术
    12.3.1 样品的制备
    12.3.2 标准参考样品
    12.3.3 谱图解析
    12.4 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12.4.1 概述
    12.4.2 基本原理
    12.4.3 质谱仪及性能指标
    12.4.4 联用技术及应用
    12.4.5 生物质谱
    思考题与习题
    第13章 生物传感器分析技术
    13.1 概述
    13.2 生物传感器原理
    13.2.1 分子识别
    13.2.2 生物敏感物质的固定化
    13.2.3 信号转换
    13.3 生物传感器分类
    13.3.1 酶传感器
    13.3.2 组织传感器
    13.3.3 微生物传感器
    13.3.4 免疫传感器
    13.3.5 光导纤维生物传感器
    13.4 应用现状及前景
    思考题与习题
    第14章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与技术
    14.1 伏安分析法简介
    14.1.1 极谱分析法
    14.1.2 催化极谱法
    14.1.3 溶出伏安法
    14.2 细胞生物电化学分析及其应用简介
    14.2.1 微生物细胞生长状态的分析
    14.2.2 细胞聚集状态分析
    14.3 离子色谱法简介
    14.3.1 离子色谱法分离原理
    14.3.2 仪器及实验技术
    14.3.3 离子色谱法的应用示例
    14.4 流动注射分析简介
    14.4.1 概述
    14.4.2 流动注射分析的基本流路和装置
    14.4.3 流动注射分析实验技术
    14.4.4 流动注射分析应用示例
    思考题与习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常用的分析线
    附录Ⅲ 某些组织电极和测定对象
    附录Ⅳ 酶电极的组成及特性
    附录Ⅴ 298K时一些与生物有关的标准电位和条件电位
    附录Ⅵ 用鲁米诺液相化学发光体系能够测定的金属离子
    附录Ⅶ 用鲁米诺液相化学发光体系能够测定的部分无机物质
    附录Ⅷ 用鲁米诺液相化学发光体系能够测定的部分有机物质
    附录Ⅸ 常用缩略语表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