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去购物车结算
购物车中还没有商品,赶紧选购吧!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科学理论 > 能源环境治理理论基础

相同作者的商品

相同语种的商品

浏览历史

能源环境治理理论基础


联系编辑
 
标题:
 
内容:
 
联系方式:
 
  
能源环境治理理论基础
  • 书号:9787030739889
    作者:陈凯,温馨,陈钰
  • 外文书名:
  • 装帧:平装
    开本:B5
  • 页数:264
    字数:354000
    语种:zh-Hans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01
  • 所属分类:
  • 定价: ¥99.00元
    售价: ¥79.20元
  • 图书介质:
    按需印刷

  • 购买数量: 件  可供
  • 商品总价:

相同系列
全选

内容介绍

样章试读

用户评论

全部咨询

能源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书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传统经济理论和西方现代经济理论,探索能源环境治理规律、原理和机制。全书设置5篇17章。第一篇阐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治理机制、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第二篇描述低碳经济、碳交易;第三篇分析能源和环境安全;第四篇论述外部性理论、产权界定、排污收费与补贴、排污权交易、责任法则、生态补偿;第五篇系统化介绍我国能源监管体制、能源效率、绿色经济增长与能源转型、能源与环境治理综合调控等。
样章试读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全部咨询(共0条问答)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咨询内容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咨询内容:

目录

  • 目录
    第一篇 治理
    第1章 治理概述 3
    1.1 治理的概念、内涵、结构及决定性因素 3
    1.1.1 治理的概念 3
    1.1.2 治理的内涵 6
    1.1.3 治理的结构及决定性因素 7
    1.2 能源与环境治理概况 9
    1.2.1 能源治理及有关组织 9
    1.2.2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现状 11
    第2章 中国传统治理思想 15
    2.1 资源利用治理理论基础 15
    2.1.1 四维治理 15
    2.1.2 改革创新 17
    2.1.3 治理—一个培育有机体的发育成长过程 19
    2.1.4 善治—治理的基本要求 20
    2.2 社会经济发展运行规律 22
    2.2.1 生产力性质决定规律 22
    2.2.2 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28
    2.2.3 社会经济无害而安平泰发展规律 37
    2.3 治理机制 39
    2.3.1 顺势而为 39
    2.3.2 无为而治 48
    第二篇 低碳经济
    第3章 低碳经济 55
    3.1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55
    3.1.1 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与概念 55
    3.1.2 低碳经济的内涵 57
    3.2 低碳经济体系基础 58
    3.2.1 低碳经济体系概述 58
    3.2.2 低碳经济体系发展 60
    第4章 碳交易 68
    4.1 国际碳交易市场概述 68
    4.2 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和体系 70
    4.2.1 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 70
    4.2.2 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 72
    4.3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74
    4.4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6
    4.5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77
    第三篇 安全
    第5章 能源安全 83
    5.1 能源安全概念 83
    5.1.1 从期限上定义能源安全 83
    5.1.2 从内涵上定义能源安全 84
    5.2 我国能源现状分析 85
    5.2.1 能源储量 85
    5.2.2 能源生产 86
    5.2.3 能源消费 87
    5.2.4 能源价格 88
    5.2.5 清洁能源 89
    5.2.6 政府治理能力 90
    5.3 我国能源安全主要问题 90
    5.4 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91
    5.4.1 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 91
    5.4.2 全球能源治理面临的问题 92
    5.5 我国能源战略的多维度分析 92
    5.5.1 节能与能源效率 92
    5.5.2 新能源替代 94
    5.5.3 能源体制改革 95
    5.5.4 能源环境政策 96
    5.6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政策 97
    第6章 环境安全 99
    6.1 环境安全概念 99
    6.1.1 环境安全区分 99
    6.1.2 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100
    6.2 我国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 101
    6.3 我国环境安全战略 105
    6.3.1 四个坚持 105
    6.3.2 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06
    6.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07
    6.5 我国环境安全政策 109
    6.6 禁止洋垃圾入境对我国环境安全的意义 113
    第四篇 外部性
    第7章 外部性理论 119
    7.1 外部性的含义 119
    7.1.1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119
    7.1.2 外部性的定义 122
    7.2 外部性的类型、特征及其内部化 123
    7.2.1 外部性的类型 123
    7.2.2 外部性的特征 127
    7.2.3 外部性内部化 127
    7.3 外部性理论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128
    7.3.1 优化制度设计 128
    7.3.2 目标与路径确定 128
    7.3.3 匹配制度设计 129
    7.4 外部性的矫正方法 130
    7.4.1 市场机制对外部性的矫正 130
    7.4.2 政府对外部性的矫正 130
    7.4.3 政府与市场协同对外部性的矫正 131
    第8章 产权界定 133
    8.1 稀缺性 133
    8.1.1 稀缺性的定义 133
    8.1.2 稀缺性的特性 133
    8.1.3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 134
    8.2 产权理论概述 134
    8.2.1 产权的起源 134
    8.2.2 产权的含义 136
    8.2.3 产权的特性 138
    8.2.4 产权的基本功能 139
    8.2.5 产权的分类 141
    8.2.6 环境产权的研究 141
    8.3 交易费用理论 143
    8.3.1 交易费用的含义 143
    8.3.2 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与决定因素 144
    8.3.3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重要结论 145
    8.4 科斯定理 146
    8.4.1 科斯第一定理 148
    8.4.2 科斯第二定理 148
    8.4.3 科斯第三定理 150
    8.4.4 科斯定理的缺陷 150
    第9章 排污收费与补贴 152
    9.1 排污标准 152
    9.1.1 排污标准的定义 152
    9.1.2 排污标准存在的问题 152
    9.2 排污收费 154
    9.2.1 庇古税的定义及思想 154
    9.2.2 排污收费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155
    9.2.3 排污收费的优缺点 156
    9.2.4 制定排污收费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156
    9.3 补贴 157
    9.3.1 能源补贴 157
    9.3.2 排污收费与补贴的区别 159
    第10章 排污权交易 162
    10.1 排污权交易概述 162
    10.1.1 排污权交易概念 163
    10.1.2 排污权交易的性质和目的 166
    10.1.3 排污权交易的作用 166
    10.2 排污权交易的条件 168
    10.2.1 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 168
    10.2.2 排污权交易的保障条件 169
    10.2.3 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170
    10.3 排污权交易的效应 171
    10.3.1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 171
    10.3.2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效应 172
    10.4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之比较 173
    10.4.1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的相同之处 173
    10.4.2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的差异 175
    第11章 责任法则 180
    11.1 违约金 180
    11.1.1 违约金的主要思想 180
    11.1.2 违约金的具体运作 181
    11.2 保证金 182
    11.2.1 我国环境保证金的主要形式 182
    11.2.2 我国现行环境保证金制度的特点 184
    11.2.3 我国现行环境保证金制度的合法性问题 185
    11.3 押金返还制度 187
    11.3.1 押金返还制度的定义 187
    11.3.2 押金返还制度的适用范围 188
    11.3.3 “绿色化”押金返还制度 189
    11.3.4 政府的作用 189
    第12章 生态补偿 192
    12.1 生态补偿的含义 192
    12.1.1 生态补偿的定义 192
    12.1.2 生态补偿的特征 193
    12.1.3 生态补偿的参与主体 193
    12.1.4 生态补偿的原则 194
    12.1.5 生态补偿的方式 195
    12.1.6 生态补偿的途径 197
    12.2 生态补偿的标准 198
    12.2.1 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现有方式 198
    12.2.2 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的选择与改进 201
    12.3 生态补偿的机制建设 203
    12.3.1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与原则 203
    12.3.2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分析 204
    12.3.3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 205
    12.3.4 健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 206
    第五篇 治理手段
    第13章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 209
    13.1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历史和现状 209
    13.1.1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历史 209
    13.1.2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现状 211
    13.2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14
    13.2.1 能源监管机构 214
    13.2.2 能源监管 215
    13.3 我国能源监管市场化重点制度设计 217
    13.3.1 能源产权界定是监管的基础 217
    13.3.2 能源监管计划的制定 219
    13.3.3 建立能源监管“大部制” 220
    第14章 能源效率 222
    14.1 能源效率的含义 222
    14.1.1 能源效率的内涵 222
    14.1.2 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 224
    14.2 提高能源效率的意义 226
    第15章 绿色经济增长与能源转型 232
    15.1 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33
    15.2 能源转型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235
    15.2.1 绿色经济与能源转型的关系 235
    15.2.2 绿色经济的发展 236
    第16章 能源治理综合调控 239
    16.1 能源治理体系的建设 239
    16.2 能源结构的优化及能源效率的提高 241
    16.3 能源环境治理新体系的构建 243
    第17章 环境治理综合调控 245
    17.1 我国环境治理策略 245
    17.2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 247
    17.2.1 排污权交易 247
    17.2.2 环境保护税 248
    17.2.3 生态补偿 249
    17.2.4 绿色信贷 250
    17.3 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 251
    17.3.1 雾霾治理的宏观分析框架 251
    17.3.2 最优政策的选择 253
    17.3.3 政策建议 254
    参考文献 256
帮助中心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新手上路
发票制度
积分说明
购物指南
配送方式
配送时间及费用
配送查询说明
配送范围
快递查询
售后服务
退换货说明
退换货流程
投诉或建议
版权声明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出版社经营许可证